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技术创新简史期末(技术创新简史学堂云答案)

导弹推进系统发展简史

二战期间,德国在导弹技术上有所突破,如V-1巡航导弹采用脉动冲压喷气发动机,V-2弹道导弹则采用液氧酒精液体火箭。同时,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在“蝴蝶”地空导弹中应用。战争结束后,各国根据这些技术发展了各自的推进系统,如美国的“大力神”和苏联的SS-4导弹,均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脉动冲压喷气发动机用于 V-1巡航导弹,将以液氧加酒精作推进剂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V-2弹道导弹,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于“蝴蝶”地空导弹。战后,一些国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各自的推进系统,尤其是液体火箭发动机,随着设计的逐步完善,被广泛地应用于战略弹道导弹。

反导系统的历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那时开始研发“奈基-宙斯”和“卫兵”导弹防御系统。 “奈基-宙斯”系统主要采用高空拦截导弹,而“卫兵”系统则采用了高空和低空分层拦截的策略。 1970年,美国建立了“卫迅知兵”系统的首个发射场,进一步推进了反导系统的发展。

年代初,导弹开始大规模发展,包括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和战术导弹,如1953年朝鲜战场上出现的电视遥控导弹,尽管存在精度低、结构复杂等问题。

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发展简史

年,索乐图国际公司在澳大利亚开创性地发明了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这一创新为建筑照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既环保又节能。2003年,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正式进入美国NFCR产品目录,标志着这一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可,并开始在美国市场上广泛应用。

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原理与结构,其基本原理是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通过特殊导光管传输和强化,再由底部漫射装置均匀高效地照射至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从黎明到黄昏,即使在雨天阴天,光导照明系统依然能提供充足的光线。该装置主要由采光装置、导光装置、漫射装置三部分组成。

光导管,也称为导光管或导光筒,其正式名称为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或日光照明系统。这是一种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内的创新设计,常常与采光装置和漫射装置相辅相成。在现代绿色建筑理念中,利用光导管进行自然采光已变得非常普遍,它适用于地下空间、走廊、办公室、厂房、车间以及各类需要白天照明的场馆。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简史,有哪些创新方面的启示

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中国在1956年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将半导体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2、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发展中,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半导体和激光领域。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创新带来了晶体管的诞生,这一发明开启了固体电子技术的新纪元。紧接着,中国在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将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3、电路理论是当代电气工程与电子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电路理论与电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电气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道路以后,电路理论已经发展成一门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领域。

4、它的每项重大发现都引起广泛的实用研究,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带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形成专门的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电学又可称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颇具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5、计算机的发展,如同人类文明的长河,缓缓流淌,积淀着智慧的结晶与技术的革新。从最初的原始形态,到如今的微处理器主导,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科学家、工程师们的创新与探索。本文将简要概述计算机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展现这一历程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