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及意义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也都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有领导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要想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他们,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将科技进步的基础建立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我国科学技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抓创新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在产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的提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35] ,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的例子有: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它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嫦娥命名,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始。
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北斗全球覆盖:中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20年7月31日全面建成。这一系统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和应用验证七大系统组成,经过26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北斗一号试验系统到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质的飞跃。
本书虽名为《中国古代发明图话》,但是其中的一些条目并不是严格意义 的发明,如一些天文现象,是我们祖先最先观测到的,是属于发现方面的内 容,但由于对社会生产实践和人民日常生活起过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又有 开创性,我们也放在本书中一并讲述。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有可能出现大的油田,西方人确认中国贫油,就因为中国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为陆相沉积。我们的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只要条件适宜,陆相沉积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论。这个基础理论的突破,让我们发现了自己脚下的油气资源。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号)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 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
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的。
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北京申奥成功:经历百年沧桑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举办,将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翻开奥林匹克运动的崭新一页。同时,进入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也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